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186手机网 (https://www.186shouji.cn/)- 手机推荐、手机管家、手机助手、手机壁纸、5G!
当前位置: 首页 > 4G频道 > 通讯 > 正文

汤钊猷院士:人类不断制造癌症 再不收敛癌会越治越多

发布时间:2020-05-22 01:23:02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汤钊猷院士:人类不断制造癌症 再不收敛癌会越治越多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出品| 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ID:tech_163)

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392.9万例,死亡估计约233.8万人;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 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 的增幅……这是国家癌症中心去年一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中提及的数字。有人据此换算,中国平均每分钟就有七人被确诊癌症,平均每天被确诊癌症的患者超过了一万人。

癌症,是医学界公认的老大难顽症。

“医学上消灭癌细胞的战略无法得到全胜,即使根治性治疗后,仍面临癌复发转移的问题;过去继续用消灭去对付复发转移,仍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根据临床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对网易科技《科学大师》记者说,对付癌症,也要讲究战略战术,就像对付犯罪,“除死刑(消灭)外,还需有徒刑(改造)”。

他透露,目前已经可以通过改造癌细胞、改造肿瘤微环境、提升人体免疫力等办法使癌症改邪归正。

90岁高龄的汤钊猷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首位临床肿瘤学界的院士、国际最著名的肝癌研究专家之一、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从事癌症临床研究超过50年,他奠定了小肝癌研究的基础,使肝癌由“不治之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并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亚临床肝癌”的概念。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汤钊猷带领团队科研攻关,实现了将不能切除的大肝癌缩小再切除的课题研究,使病人的寿命得到延长。之后,为研究肝癌转移复发机制、筛选抗转移药物,汤钊猷又在国际上最早建成了高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和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

汤钊猷院士:人类不断制造癌症 再不收敛癌会越治越多


▲图源:受访者供图

游泳可以提升治癌效果;对癌症不应一味赶尽杀绝(因为会引发癌转移),而要消灭+改造并举。只要生活质量好,病人带瘤生存也是可以的……,从实践过程中,汤钊猷总结出了不少癌症治疗和医学心得、理念。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他提倡的癌症治疗最高境界,《孙子兵法》、《论持久战》等战场上适用的非医学专业理论,也被他大加肯定,并结合运用到临床实践。

在接受《科学大师》栏目采访时,汤钊猷也告诫人们,应该定期接受癌症筛查或体检,争取尽可能早发现处在潜伏期的癌症。他介绍,目前的早诊早治仍然是医学上最管用的治癌手段,“千万不要漏查。我曾遇到,不少人因漏查一年,失去早诊早治机会而丢了性命。”

汤钊猷院士:人类不断制造癌症 再不收敛癌会越治越多


癌症为什么难治、有哪些诱因和机制、应该怎样防癌?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本期编发对汤钊猷院士的专访上篇。

Part 1在防治癌症的同时,人们又不断地制造癌症

《科学大师》:癌症为什么会成为头号杀手和难治之症?尤其是肝癌,有研究称这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之一,什么原因?

汤钊猷:应该说,心脑血管疾病(尤其脑梗和心梗)和癌症是我国头号杀手。死于癌症的,肺癌是第一位,肝癌是第二位。全世界肝癌发病仍在上升。40几年前我到江苏启东肝癌高发区一年,那里肝癌多,主要是三个因素:一是喝污染(如农药)的宅沟水,二是吃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三是肝炎多。照理这三个因素已明显改善,为什么现在肝癌仍然严重?

大家知道我国最早的哲学经典叫《易经》,“易”就是“变易”,世间万物都不断在变。肝癌中最多是“肝细胞癌”,而另一种“肝内胆管癌”现在“变”得多起来,显然引起的因素也不同;过去肝癌是前述三大因素,现在糖尿病、肥胖、酗酒等又“变”成新的因素。我看到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调查:长三角近80% 儿童尿液中检出兽用抗生素;养殖用料还有激素(和肥胖有关),还有残留农药(致癌)的污染等;电视剧过去是“烟不离手”,现在变成“酒不离口”;都可能和肝癌发病上升有关。

追根索源,工业化过度,空气污染,温室效应,气候反常;森林砍伐,资源开发过度;塑料引起的生态灾难,连深海鱼肚里都有塑料微粒,所以人也在吃塑料微粒;抗菌素滥用导致超级细菌;还扰乱肠道菌群,可降低免疫功能;利益驱动的养殖;对野生动物的过度干预;城镇化和装修污染;电脑和手机的过用;以车代步;人们多坐少动;等等,都是疾病之源。为此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干预,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又“变”成癌症之源。

人类一方面在防治癌症,另一方面又以更大的力度“制造癌症”,不从这个角度去预防,癌症只会越治越多。对付单病原体的传染病都不易,控制多因素的癌症就更难,绝不是靠几种“神药”就能解决的。“生老病死”是“不变”的自然规律,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消灭。

《科学大师》:看到一些癌症已经有疫苗了,比如宫颈癌,是不是也可以理解,并不是所有癌症种类都是绝症,也有好治的癌症?

汤钊猷:的确,2020年《柳叶刀》杂志有一篇文章说,“如女性广泛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本世纪末将可能基本消灭宫颈癌”,这确实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我搞肝癌,其实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已在我国减少了乙型肝炎病人,从而理应减少肝癌。

然而如上所述,肝癌的病因“变”得复杂起来,乙型肝炎只是因素之一。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据说这是迄今人类唯一通过疫苗消灭的疾病。但天花是由一种天花病毒(且不容易变异)引起的,而癌症总体而言,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所以希望通过疫苗来解决癌的问题并不容易。

Part 2 提高癌症疗效,还是要强调早诊早治

《科学大师》:您研究的小肝癌是一个什么概念?为什么需要重点研究小肝癌?放到整个肝癌领域甚至癌症领域,攻克它的意义是什么?

汤钊猷:“小肝癌的研究”,实际上就是肝癌的早诊早治的研究。肝癌所以难治,重要的原因是病人到医院看病时大多已是晚期。肝癌不同于乳癌在表浅容易摸到,等到有症状,肿瘤至少已有大苹果大小,只有一成的病人能够手术切除,切除后能生存5年以上的也只有一成多一点,所以肝癌是不治之症。

1970年代,那时还没有超声和 CT,我们的团队发现,单纯用验血中“甲胎蛋白”便可诊断出没有症状的肝癌,没有症状的肝癌大多直径不到5厘米,所以叫“小肝癌”。

(编辑:186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