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186手机网 (https://www.186shouji.cn/)- 手机推荐、手机管家、手机助手、手机壁纸、5G!
当前位置: 首页 > 4G频道 > 通讯 > 正文

汤钊猷院士:人类不断制造癌症 再不收敛癌会越治越多

发布时间:2020-05-22 01:23:02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汤钊猷院士:人类不断制造癌症 再不收敛癌会越治越多

如同古代治国的“恩威并施”;如同对付犯罪,除死刑(消灭)外,还需有徒刑(改造)。对付癌症的“改造”已经有了不少苗子,包括“改造残癌”,使之改邪归正;“改造微环境”,使癌所处的微环境不利于癌的生长;还要“改造机体”,如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控制癌的能力。

这如同解决犯罪问题一样,光用徒刑“改造罪犯”不够,还要“改造社区环境”,使罪犯没有可乘之机,而更重要的是“改造国家”,增强国力和治理能力。2010年我的一位博士生发现放疗促进残癌转移,而阿司匹林可抑制这种转移。我曾建议临床试用,但大家都不以为然。

2015年,我看到医学顶级杂志《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 Cancer J Clin)报道,阿司匹林有助降低高复发风险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显然阿司匹林没有直接杀癌作用,它只是“改造微环境”,改善了微环境中的炎症和缺氧状态,使残癌不容易继续生长。

又如游泳有助减少术后癌的复发转移,游泳本身并没有直接消灭癌的作用,它只是通过“改造机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控制术后少量残癌。不要小看这“少量残癌”,如果得以控制,病人就生存,反之病人将死亡

汤钊猷院士:人类不断制造癌症 再不收敛癌会越治越多


汤钊猷院士:人类不断制造癌症 再不收敛癌会越治越多


▲汤钊猷很推崇“兵圣”孙子的作战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

Part 5 “不战而屈人之兵”应该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大方向

《科学大师》:手术开刀等侵入式治疗,并不是您提倡的治癌第一选择,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手术开刀往往也不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各种并发症,这个观点在医学界是不是越来越被认同(看到有别的院士也讲过)?您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侵入式治疗负作用的?

汤钊猷:说也奇怪,我这个外科医生,家人需要外科治疗的病,很多都通过非侵入治疗而免除手术。91岁母亲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针灸加少量抗菌素,病人身上只有一根静脉输液管,可以起床方便,9天治愈,至5年后心脏病离世,阑尾炎未再复发。如果现在住院,至少有5-6根管子,病人动弹不得。

我老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西药止痛+中医辨证论治,未作引流,月余出院,原先需3个月后作手术的腹部包块(假性囊肿),也因冬泳后消失,20余年后离世也未发过。

家兄脑梗瘫痪,吸入性肺炎需作气管切开,老伴(西学中)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用了十几元钱缓泻中药,3年后离世仍未用气管切开。7岁儿子急性阑尾炎针灸治疗痊愈,至今61岁未再复发。

大家不要以为我反对手术,3年前我的86岁高中同窗患小肝癌,我看他身体还好,立即劝他手术,术后3年至今健在。当前,该手术的还得手术,我的青光眼和白内障都手术治疗,87岁时还做了疝手术。过去化疗通过肝动脉插管每天小剂量,被病人称为救命管,还是有用。

所以还是说要全面看问题,要辩证看问题。《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看“不战而屈人之兵”应该是医学的大方向。实际上当今医学的发展,也是朝这个方向。我搞小肝癌,最早是开腹切除,后来用微创腹腔镜切除,后来用肝穿刺射频消融,最近立体定向放疗(非侵入)疗效可与射频消融媲美。

Part 6 高精尖的癌症治疗费用惊人,连发达国家都不堪重负

《科学大师》:您怎么看精准肿瘤学和国际上很流行的肿瘤免疫治疗、质子治疗等技术?也即由于医学的不断发展,有没有可能人类最终通过这样一些先进的治疗技术真能消灭癌症?基于半个世纪之久的探索研究,您怎么看癌症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

汤钊猷:回答这个问题,同样要强调全面和一分为二看问题。医学发展已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精准肿瘤学是分子水平多年研究的成果,出现了分子分型和分子靶向治疗,后者成为癌症继化疗后新一代的治疗剂。

然而事物在不停的“变”,所谓精准只是相对的。精准肿瘤学基于找到癌相关基因进行诊断,并设计分子靶向治疗剂来实现的。然而癌的相关基因远不止一个,且不断变动,不仅受到所处微环境的影响,还受到肠道菌群等外环境的影响,加上癌和微环境的异质性,使癌症成为异常复杂的疾病。201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篇文章题目便是“精准肿瘤学的限度”。

(编辑:186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