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核酷睿i9-11900K对比12核锐龙R9 5900X:PCMark 10生产力测试英特尔领先12
通过WebXprt 3进行网页负载测试,综合成绩i9-11900K领先锐龙R9 5900X约7%,其中网上作业测试领先高达24%。 进行“PPT转PDF”、“Lightroom将RAW格式照片导出为JPG”、“PR导出1080P视频”、“PR导出4K视频”、“AE导出1080P视频”五项实际负载测试结果如下。 PR、AE影像创作测试,i9-11900K能够领先锐龙R9 5900X约6%,不过在Lightroom进行格式转换测试中,落后了13%。 通过软件跑分测试,i9-11900K的单核性能几乎全面领先锐龙R9 5900X。Geekbench测试中,i9-11900K的单核成绩超过锐龙R9 5900X达13%。不过在多核性能方面,8核心与12核心的差距难以弥补,与锐龙R9 5900X的差距约30%左右。
因此,在渲染场景下,i9-11900K与锐龙R9 5900X的差距也显而易见。通过Blender BenchMark进行测试,i9-11900K用时比锐龙R9 5900X增加了30%-40%左右。 不过英特尔为i9-11900K带来了全新的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多核睿频频率,让i9-11900K在不超频的情况下达到5.1GHz全核频率(散热配置允许)。所以在部分应用场景中,开启ABT能够有效提升性能,比如PR导出视频用时可以缩短8%,AE导出视频用时缩短7%,Lightroom照片格式转换用时缩短约10%;在Blender BenchMark中,开启ABT后,用时缩短了3-4%左右。 AI特性+广泛生态合作:为生产力赋能 在英特尔的推动下,AI在PC端应用正在快速增加,比如在音视频通话中采用的AI语音降噪等。本次,11代酷睿台式机处理器带来了深度学习加速和向量神经网络指令集支持,完成了英特尔在笔记本、台式机平台全面的AI特性覆盖。 更强劲的AI特性同样能够提升生产力,比如图像智能填充及处理,图像识别、分析、归类,视频中AI自动对象识别跟踪等。因此i9-11900K相比锐龙R9 5900X具有38%的AI性能提升也成功为生产力赋能,优化了影像内容创作体验。例如通过《Nero AI Photo Tagger》为相同的500张照片打标签(图像归类),i9-11900K用时比锐龙R9 5900X缩短了5%左右。 (编辑:186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