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小米反超格力背后的杀手锏
▲小米2019年财报业务营收分布 小米真正实现反超的王牌是IoT业务。 据小米今年4月发布最新财报数据,2019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620.88亿人民币,比2018年的438.17亿人民币增长了41.7%,为全业务营收最大涨幅。同时,该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也从2018年的25.1%,增长到了30.2%。 我们不妨扒一下这营收增长将近200亿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究竟是什么。 从财报看,该业务核心构成为小米的自家品牌,如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AI智能音箱、路由器,以及小米生态链产品,同时还包括部分IoT和其他智能硬件、生活消费产品的收入。2019年的增长则主要得益于智能电视、家电、小米手环和小米空气净化器等IoT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智能电视。 财报数据显示,小米智能电视及笔记本电脑的营收由2018年的182亿人民币,增长33.1%至2019年的242亿人民币。 另一边,格力的第二大业务为生活电器业务,该业务在2019年营收55.7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96%,是格力前三大主营业务中的唯一正增长,占总营收2.81%。 如此看来,尽管小米的手机业务营收弱于格力的空调业务,但格力业务结构过于单一的缺点,以及小米在IoT领域的持续扩张和投入,第二大业务营收无疑成为真正拉开双方业绩差距的重要因素。 ▲格力2019年财报业务营收分布 为了抢占下IoT市场高地,小米可谓是煞费苦心。 自2013年起,小米打造的生态链“密林”野蛮生长。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小米已投资超290家生态链企业,覆盖智能家居、生活用品、可穿戴设备和出行等多个领域。其中,有超过100家生态链企业集中在智能硬件和生活产品的开发。 战略方面,雷军在2019年1月正式启动了“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宣布要在5年内在AIoT领域投入100亿人民币。 这笔押注也随着小米在AIoT领域的深耕不断加大,小米2019年财报显示,其未来将重点投资5G+AIoT方向的研发,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入500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小米在2019年10月发布的小米冰箱,亦正式补全了它在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家电四大件”的市场拼图。 相比之下,近年来格力的IoT业务却并未将自身优势发挥至最大化。 2018年,格力发布“格力零碳健康家”,主要面向全屋智能领域,包括能源、空气、健康、安防和光照五个领域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并基于智能交互、智能连接、智能感知、智能云平台和AI等关键技术进行开发。 此外,格力还通过建立家居物联网,逐步打造以智慧能源、智慧空气、智慧用水、智慧食物四大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家居系统。 尽管格力近年亦对外投资机器人等领域,但从营收分布来看,格力的IoT布局仍主要是依托自身的空调品类为主,其余业务表现平平,产品单一化严重。 由于双方在IoT领域布局和力度的差异,2019年小米直接靠关键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反超格力。 雷军证明了自己当年的选择。 三、消费级IoT时代真正爆发时刻到了一面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下行,一面是自身智能手机业务的缓慢发展。在这一局势下,输了10亿赌约小米,却将IoT作为最大杀手锏,在赌约结束后第二年反超家电巨头格力。 这意味着,消费级IoT市场的爆发时刻已至。 消费级IoT市场的爆发,不单纯是今年消费级IoT设备的增长或是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是它已成为企业们追赶甚至反超传统市场的一支潜力股。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年至2018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其中,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人民币,预计2020年将达到1820亿人民币。 当我们将视野放大至整个消费级IoT领域,其市场规模正处于迅速增长阶段。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消费级IoT市场规模为1554亿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至2323亿人民币。 爆发大潮下,是智能音响市场的强势上扬。 今年3月,IDC发布《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智能音箱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整体出货量为4589万台,同比增长109.7%。 (编辑:186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