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海尔U+:三大核心技术,海尔智家如何构建智慧家庭新生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数据智能方面,海尔智家依托U+智慧生活平台,打造端云结合的决策大脑,利用普适的大数据模型算法,在云脑侧完成用户画像、知识图谱、学习决策、智能推荐;在靠近用户的网器侧完成信息感知、数据处理、行动响应,为用户提供定制的个性化智能服务。 目前,海尔智家已经建成行业最大最全的用户网器大数据,并构建了基于数据的三大能力。这三大数据能力主要是覆盖家庭服务、产品和生态的智慧家庭知识图谱;管理用户喜好、行为等多维度信息和分析的用户画像;以及基于深度学习进行意图预测和主动决策的决策算法。 总的来说,海尔智家云脑利用AI网器、App端、语音端实现分布式感知,再经过深度学习,通过对数据处理、分析和挖掘,提取数据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从而使设备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自决策技能,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 利用连接智能、交互智能、数据智能这三大智能引擎能力,海尔智家云脑已经实现了交互提醒、智能推荐、设备健康管理和智能免操作等多样化的主动服务能力,为用户带去更便捷和舒适的智慧生活体验。 但海尔智家的三大智能能力不止于此,它是一个不断进阶发展的过程。 陈国伙谈道,在连接智能上,以前人们更多地是强调Wi-Fi和蓝牙,在今后海尔智慧家庭将进一步扩展到自组织网络连接中。 而在交互方面,海尔智家也将进一步结合语音和图像等多种交互技术,基于设备状态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交互体验。 海尔智家的主动服务不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智慧家庭体验场景,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AI和IoT技术在结合过程中的更多可能性。但对海尔智慧家庭来说,技术只是支撑,服务才是目的。 陈国伙说道:“控制和交互并不是智慧家庭场景的目的,服务才是。” 他认为,智慧家庭的目的应该是给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服务体验,让用户通过更少的操作和更自然的思考,来享受更多的舒适感。 基于这一目的,海尔智家一方面通过产品切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端到端的交互体验,例如通过场景化的分布式入口:智家App、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切入智慧家庭生态场景。主动服务既是一项产品和技术,又是智慧家庭发展的一个方向。 二、海尔U+的迭代发展和智慧家庭标准建设海尔智家现已在全球拥有10大研发中心、25个工业园、122个制造中心,覆盖中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 而海尔U+在全国各地的研发团队由来自相关行业精英组成,目前已经拥有IoT、AI、大数据等多个团队。 从诞生至今,海尔智慧家庭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和更新迭代。从1999年海尔推出第一代网络家电,到2014年海尔U+智慧生活平台正式成立,一路走来,海尔U+的战略始终以用户为中心,通过IoT+AI能力提升,赋能智慧家庭,为用户提供可定制、可迭代、全场景的个性化智慧家庭体验。 不只是海尔U+,对整个智慧家庭行业发展来说,技术的迭代和发展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推进过程,特别是在连接标准的统一上。 在今年CES期间,海尔智家与全球最有影响力的IoT国际标准联盟OCF共同发布了OCF-U+ Bridging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了世界范围内智慧家庭的互联互通性,这无疑是海尔U+在生态圈建设和发展中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目前,已搭载OCF-U+ Bridging国际标准的海尔AI智能音箱,第一个通过了OCF桥接认证。 据悉,随着OCF-U+ Bridging国际标准的出台,目前海尔U+能够与超过400家国际品牌的产品实现互联互通。 为了加强智慧家庭的互联互通性,打造一个智慧家庭新生态圈, OCF-U+ Bridging国际标准可以说是一个IoT生态系统间的桥接器。 简单地说,它能够在海尔U+设备和OCF设备之间实现互相的协议转换,保证双方应用及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进一步解决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之间跨协议互联互通的问题。 与此同时,海尔智家还与霍尼韦尔、LG、三星等公司一道,共同制定了OCF通用云接口UCI(Universal Cloud Interface),让各个企业在保持现有云技术架构不变的前提下,只需通过简单的数据模型和通信命令转换,就可实现不同品牌、设备和App之间的互操作。 面向国内,海尔U+也已联合中国家电协会,共同制定云云互联标准,推进国内物联网生态的互联互通。 “从长远看,智慧家庭标准的统一需要一个过程。”陈国伙谈道,海尔智家的产品已覆盖了大部分智慧家庭场景,许多同行业公司也在逐步实现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 在他看来,智慧家庭并不是简单的产品,它更多的是整体集成解决方案,涵盖各式各样的板块,因此仅凭一家公司就实现统一平台全覆盖的可能性很低,大部分厂商更愿意走相互兼容的路子。 (编辑:186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