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珠峰极限行:有大快朵颐,也有食不果腹
至于青稞酸奶蛋糕表面上的酸奶口感更像是果冻,有些Q弹,下方是以青稞为原料制作的蛋糕底座。 最后要说的青稞酸奶面包,同事表示很像“藏餐版面包诱惑”,确实有些相似之处。只不过这份面包,更扎实一些,不像面包诱惑那样蓬松。 吃完下午茶(午饭)后,继续工作。晚饭我们还是选择了比较有当地特色的石锅鸡。开始以为与云南的汽锅鸡有些相似,但事实并非如此,石锅鸡样子有些像火锅,只不过里面主要是鸡肉和各种各样的蘑菇,很补的感觉。 虽然样子与汽锅鸡不同,但两道菜的精华似乎都在于汤。 在这里还要插一句,来到西藏后,我的肚子经常胀气,吃一些东西就会觉得很撑。当地的藏民告诉我们这属于水土不服,并且给出了解决方法——服用藿香正气水。显然只是胀气,没有必要硬刚藿香正气水,于是接下来几天中,喝汤成为饭桌上的关键环节。 石锅鸡的分量还是很足的,三个大汉点了一份三人套餐都没有吃完,但汤都喝了不少,也算是补充了足够的养分。PS:如果你喜欢吃菌菇,那么到拉萨后石锅鸡强烈推荐,各种蘑菇滑嫩爽口,甚至比鸡肉更好吃。当然采用高压锅压熟的鸡肉也很嫩,大块吃起来也没有柴、涩的感觉。 一夜无话,7月6日我们吃了一顿很有特色的藏餐,也算是“私房菜”。餐厅名字为吉祥圣雪,餐厅的主人家还有一些“背景”可以与大家分享。在点餐后,我们有幸参观了餐厅主人家的博物馆(也是她家的客厅),这里被放置了很多“老物件”,比如二八自行车、老款电视机、收音机、摄像机、马帮走镖的镖箱等等,年代感十足。 餐厅主人是中国早期登山队中首批女子成员的儿媳妇,一些照片是登山队员的合影,还有一张照片上有登顶珠峰的英雄的签名,很有纪念意义。 另外,餐厅主人还给我们展示了被当做烟灰缸用了很多年的鹦鹉螺化石、千(万?)年灵芝等等。在西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捡到远古海洋生物的化石也是沧海桑田的最佳诠释。根据地质勘测,喜马拉雅群山原来是一片汪洋,所以相比地球上其他高原,由于地质变迁隆起的西藏高原还“很年轻”。 话不多说,参观家庭博物馆的同时,我们点的菜也做好了。餐厅的菜谱也很有特色,在黄色的“笔记本”上每页粘贴一道菜,食物实拍。还有一点很有趣,菜品中用萝卜雕出的花,服务员特别提示我们请不要吃掉…emmm或许还要再用?毕竟精致的雕花,还是很费功夫的。 我们点了这里比较有特色的一些菜品,比如“康巴汉子”主料是大块的牦牛肉,可以沾着辣椒粉、孜然粉或者卷在薄饼中食用。虽然口感比一般的牛肉要硬一些,但味道还不错,吃起来也很过瘾。 (编辑:186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