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丨宅经济推动下,智能家居行业的机会
在疫情之下,与很多区域的经销商做了交流,有些区域的经销商反而订单是有增加的。因为做了一些别墅的业主,这些别墅的业主往往都是某个地区的企业家,平时没有时间跟沟通方案,在这段时间通过微信视频给客户把方案跟产品做很详细的解读,之前很难谈下来的项目,在疫情期间经过几天的沟通就把这个项目拿到了。疫情之下,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企业的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决策能力。 2.项目的交付能力成为企业直接竞争最大的核心。 从去年以及前年所有智能家居房地产楼盘的智能化项目的招投标来看,有几个不好的点,房地产招投标最低价中标。最低价中标就是智能家居给到开发商,无非是面板、电机、背景音乐或安防类的产品,这个行业应该有非常统一标准化的产品,非常统一化的标准,但是目前来说基于Zigbee也好,基于射频也好,基于蓝牙也好,目前在整个行业是没有一个这样的产品标准,那么每家之间的产品的稳定性、质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项目最低价中标以后,很多房开公司把自己卡在一个大坑里面,因为产品的稳定性不行,业主会有很多的投诉,甚至有些项目没办法做到很好的交付。交付能力不仅仅是社会上所考虑的问题,所有地产商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也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如果前期产品的质量把控的不好,后面的交互全部压给厂家也是不现实的。 3.区域场景的核心是渠道销售的“泛家居”化 未来智能家居经销商的渠道会发生很大的裂变,谁离消费者更近,谁对新一代的消费者用户需求把握的更完全,谁就能获得未来市场的先机。这不仅仅是智能家居行业的问题,也是整个家居行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每一次家居行业的变革都是谁与用户更近。在早期的传统卖场,把一些家具马桶摆出来,用户自己选就好了,那是解决用户多样性的问题。第二个阶段发现用户除了多样性以外,还要个性化。于是从全屋定制的角度,跟用户的设计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前端去获客,所以催生了六七家全屋定制的上市公司。在今天这个时代,科技与家居、科技与地产又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如何去面对新一代的消费者?如何让我们的渠道销售更具有科学化,也是我们共同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4.传统门店要积极拥抱新零售的业态 现在目前传统门店的压力非常大,不仅仅是房租的压力与人员的压力。原来好的位置,好的卖场,好的地段就可以,但是现在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卖场已经遍布全中国,甚至是进入消费卖场,越来越多的家居建材品类曝光率已经够高了。但是扪心自问,每一个进店用户的需求,能否真正的把握,这个问题真的需要进一步思考,从而结合已存在新零售的思维、新零售的工具去赋能智能家居以及泛家居行业。 (编辑:186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