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视"暴风集团之死:仅5年从市值超400亿到灰飞烟灭
光大证券2018年年报显示,2019年3月13日,因股权回购合同纠纷,公司下属二级子公司光大浸辉作为浸鑫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与浸鑫基金共同作为原告,以暴风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冯鑫为被告,向北京高院提起民事诉讼。 光大诉称,因暴风集团及冯鑫未履行相关协议项下的股权回购义务而构成违约,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因不履行回购义务而导致的部分损失,包括浸鑫基金下设特殊目的公司的银行贷款利息、已向相关投资人支付的利息以及其他费用,合计约为人民币7.5亿元。 冯鑫:对融资的认识不对,在业务布局上有贪婪 从明星公司、妖股,再到失信被执行人、实控人被采取强制措施,暴风集团2015年上市至今不过5年时间,就已经历如此大起大落。 乐视网如今已经随着贾跃亭的梦想一起“窒息”了,显然,暴风中了和乐视一样的毒:贪大冒进摊子铺得太大,核心业务缺乏盈利能力。而且,相比乐视,暴风在市场留下的价值印记更浅。 冯鑫曾多次接受采访或是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创业心路,对暴风集团的策略进行反思。 2018年7月9日,暴风集团订阅号发布了暴风市场部负责人Richard和冯鑫的对话实录。当时将暴风推入风暴眼的事件是,暴风魔镜股东之一的中信资本(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为由,向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对冯鑫名下暴风集团部分持股进行司法冻结。 问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暴风资金困境,冯鑫称,核心原因有三:上市公司没有融资和并购,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认识不对,以及在业务布局上也有贪婪。 冯鑫认为,第一,暴风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比最大的差异和能力应该是通畅的融资和并购渠道。上市后找到我们的很多金融机构的资本帮助,也是瞄向了这个点,希望所投的项目有朝一日被暴风并购了得以变现和退出。而暴风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上市三年时间,由于我和团队在这方面零经验,能力也很差,所以没有完成任何一次的融资和并购。 相比同期上市的其他互联网公司,昆仑万维或者迅游,都在这三年内成功完成了融资和并购,而暴风到现在一次都没有完成。这直接导致了暴风上市后,最有价值的能力完全没有被释放。 第二,和第一个问题对应,是我们上市后对不同属性的钱不理解。我们上市后遇到的部分资本合作带有退出承诺,类似中信资本这样的金融机构,和上市前VC投资的性质完全不同。 现在复盘的话,融资的时候要求我担保,本质是因为我是上市公司实控人,如果在担保条款或争议处理条款上做出相应约定,或者提前规划,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并作为担保主体,都可以避免非上市公司的纠纷直接影响到我,进而影响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判断。 第三件事更怪不得别人,只能怨自己。现在回头来看,当时还是有膨胀的心态。比如有100块钱做50块钱的事是一种状态,100块钱干200块钱的事,是另一个状态。或者觉得有五件事都对,但以你和团队的能力来说,只能干一到两件事。 挑战是你是否能控制自己,是否甘心。暴风上市后的任务是找到新的互联网平台,现在看这也是100%正确的事。如果我们足够专注,只做这件事,那我们就只会做TV和魔镜。看到魔镜的产业环境发生变化足够敏锐的话,魔镜的问题就不会那么大,也会更早一年聚焦TV,目前的处境也会大不相同。 冯鑫表示:“我能做到是,事实上暴风上市到现在,冯鑫并没有兑现任何股份,股份质押的钱也只有极少部分是贴补家用的,其他都是用于业务发展,而且承担了很多公司业务的担保压力。这个是完全经得起曝光、透明的。如果我个人真的有问题,最多是我个人的能力问题,我对A股资本市场的不理解,对资本的控制、判断经验有问题,最多是这方面的问题。这里面不存在任何不道德,或者品质的问题,以公谋私的问题。另外,到今天为止,我也是尽最大可能专注于业务本身。我也愿意对所有的债务人、暴风股民,为他们投入暴风的每一分钱尽到最后的责任。” (编辑:186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