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除了速度比4G快十倍 还有哪些提升?
MIMO技术(图源:wikimedia) 这就用到了MIMO技术,英文全称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意为“多进多出”,说白了就是基站的天线变多了,并且手机的接受能力也变强了,源头上多根天线发送,接收对象多根天线接受。 而5G由于可以放入更多的天线,也就成为了加强版的Massive(海量的) MIMO技术。 ![]() 老式大天线基站(图片引自互联网) 虽然4G时期已经开始使用MIMO技术,但是4G时期由于天线比较大,一般都是使用4天线、8天线居多,并没有做到“大规模、海量”的Massive MIMO天线。 ![]() 5G Massive MIMO(图源:sharetechnote) 到了5G时期,当频率处于30Ghz时,基站最多可使用256个天线同时收发信号,5G可以将移动网络的带宽容量提升数十倍乃至更大。 信号像手电筒“精准打击”用户 虽然现在信号和天线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是5G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就是我们放射信号的时候能不能不像4G那样漫无目的的放射,虽然有一个很大的覆盖面,但是利用率却有高有低。能不能“精准打击”只给有需要的人用,从而节省资源。 ![]() 4G像电灯的信号发射形式(图片引自互联网) 通俗的说,4G就像电灯一样,打开电灯后,不管某一个地方需不需要光,这束“4G”之光都会覆盖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 波束赋形技术(图片引自mbcom) 到了5G,为了解决这种资源浪费的行为,开始使用波束赋形技术。 波束赋形是什么?来看下维基百科的解释: “波束赋形(Beamforming)又叫波束成型、空域滤波,是一种使用传感器阵列定向发送和接收信号的信号处理技术。 波束赋形技术通过调整相位阵列的基本单元的参数,使得某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长干涉,而另一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消干涉。波束赋形既可以用于信号发射端,又可以用于信号接收端。” ![]() 5G像手电筒的信号发射形式(图片引自互联网) 简单来说,5G将4G的电灯变成了“手电筒”,如果在一间黑屋子里电量这盏5G“手电筒”,他不会使整个屋子都亮,而是寻求特定的有需求的方向打击。 D2D技术使终端点对点沟通 5G另一项领先的地方就是可以实现基于蜂窝网络的D2D通信,也被称为邻近服务,通过此技术,用户的数据可以不经基站中转就可以直接在两个终端之间进行传输。 ![]() D2D通信网络架构示意图(图源:zte) 使用D2D技术,一举两得——即可以节约大量空中资源,同时也减轻了基站的压力。 不过,你不要认为这样就可以逃过运营商的“魔爪”,不用交通信费了,因为总的信号控制和资源分配还是通过基站来进行调控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乖乖给运营商交钱。 总的来说,5G虽然只比4G多了“1G”,但是这“1G”蕴含的内容和进步可是太多了,无论是带宽还是基站,5G相较于4G都有了“质”的飞跃。 虽然现在阶段我们5G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些遥远,但是现在就像像暴风雨来临前夜沉寂的安静,一旦等到5G这场风暴来袭,无人驾驶、物联网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产品将随着5G共同颠覆我们的日常生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网速的提升。 (编辑:186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