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186手机网 (https://www.186shouji.cn/)- 手机推荐、手机管家、手机助手、手机壁纸、5G!
当前位置: 首页 > 4G频道 > 行业 > 正文

互联网+生鲜的模式能够颠覆传统生鲜模式?

发布时间:2017-06-09 23:40:30 所属栏目:行业 来源:一点资讯
导读:在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在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在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这样的数字触目惊心,也是最近一年生鲜互联网不断提及的。2016年一年发生了不少生鲜行业的大事,其中美味七七由于资金周转不足宣布停业,沱沱工社放弃扩张选择深耕有机市场,拼好货与拼多多宣布合并抱团取暖,但同时本来生活、易果和天天果园也迎来了大笔融资,这一年不断上演着“冰与火之歌”。

为什么在国内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从表面上看,生鲜消费占据刚需、高频、高毛利、电商渗透率低(万亿市场,渗透率不足3%)等条件,使得资本和创业者认为可以成功做成互联网+生鲜模式。但现实是这两年生鲜电商领域,一面在不断停业破产清算,一面资本在重金投入要杀出一片天,仅2016-2017,就有14家生鲜电商企业宣告破产倒闭,同时又有数家企业融资千万,估值过亿。

进入生鲜电商领域的企业,在面临着冰火两重天中,不断试错、转型,同时在生鲜电商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也达成了一致。

互联网+生鲜的模式能够颠覆传统生鲜模式?

1)生鲜保存时效短,易损耗

一般生鲜产品易损耗难保存,从采摘到运输再到消费者手中,损耗率要达到30%以上。

2)物流成本高

生鲜物流要求高,冷链运输要占到生鲜配送成本的30%到40%。

3)配送时间要求高

生鲜保存时间短,到达用户时间越长,损耗越大,用户体验越差。

4)生鲜标准化程度低

在我国,由于生鲜生产方更多的是个体生产户,由合作社集中采购,再提供给需求方,较难实现生产标准化,这就造成同一种商品在大小、形状、口味、感官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同样解决当下的冷链运输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腐损率较高,仍处于初级阶段。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0%,50%和65%左右,腐损率为15%,8%和1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如:美国蔬菜水果可以一直处于采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链,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针对以上问题,各大生鲜平台,包括每日优鲜、易果生鲜等平台,在国内冷链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在品类选择、配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尝试,尤其是某些平台采用“前置仓+分布式库存”的模式,实现3KM极速达,在品类精选和配送时效上达到最优。

近年来,电商市场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大电商平台的冲击下,已趋于成熟,线上用户增长缓慢,这也迫使更多的电商平台向线下探索,尤其是马云“新零售”的提出,使得获取线下流量越来越重要。通过开设线下店、建立微冷仓、搭建大数据,进行销售预测和智能补货,不断降低损耗,提高控损率,才能机会突破传统生鲜市场,找到一条可盈利的机会。同时我国各大物流公司也在不断完善自身配送体系,不断提高冷库建造量、冷链运输车,逐步完善冷链运输(大仓—干线—小仓—末端运输)的基础设施,如中国邮政、顺丰、京东生鲜物流等知名物流企业,整合物流、门店、电商等资源,提供冷运干线、冷运仓储等解决方案,这也为生鲜电商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编辑:186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